宿州:“清风”助力 特色产业“廉”动振兴

03-18 08:35   安徽纪检监察网  

在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的刘老二烧鸡厂,一辆辆冷链配送车正满载着美味的符离集烧鸡驶出厂区,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这不仅是烧鸡厂的忙碌日常,更是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作为监督重点,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聚焦资金监管、作风建设、诉求解决等方面,跟进监督、精准监督,为民服务、替企解忧,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通过一线走访,才能精准发现问题,及时推动解决。宿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灵活运用“1+X”监督工作机制,协同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项目现场,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交流、现场办公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需求和群众诉求,精准掌握特色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特色产业发展资金量大、项目多、收益面广的情况,对特色产业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流程监督。围绕资金使用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制定监督清单,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监督体系,整合财政、审计等多部门力量,开展“照单监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建立工作台账,跟踪督促整改,通过“一台账一清单”模式,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到位。

聚焦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建立“发现问题-分析研判-督办解决”的工作闭环,开展“下沉式”监督和“蹲点式”调研,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干部履职情况,着力发现并纠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作风问题。结合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确保干部作风务实高效。

开展“清风护企”行动,压实职能部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责任。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技术推广与培训,推动农技专家深入种植基地开展病虫害防治指导,建立“党员+群众”“大户+小户”联动帮扶机制。同时,推动相关部门通过线下参展和线上推广,积极对接客商资源,畅通特色农产品销路,助力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立足职责定位,以精准监督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宿州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宿州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