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加强监督制约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04-26 08:03   安徽纪检监察网  

近年来,淮北市纪委监委整合基层监督力量,通过强化基础保障、健全工作机制、严肃监督执纪等措施,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让监督更加精细、科学,有力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保障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强化基础保障,推动监督网络织密织牢。一是坚持制度先行。在多次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深化镇(街道)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强化纪检监察协作区、规范镇(街道)监察机构、配强村级监督力量3个层面部署落实“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明确村级纪检委员职责定位、培养选拔、监督管理、奖惩机制4个方面12项具体内容,为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二是整合监督力量。积极构建“县(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协作区+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网格化监督体系,进一步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着力破解基层纪检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监督难等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11个纪检监察协作区,29个镇(街道)监察专员办公室挂牌,418个村(居)纪检委员全部配齐。三是提升监督能力。市纪委监委将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年度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培训。县区纪委监委和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采取以会代训、以案代训、专题培训、跟班轮训、观摩交流等形式,对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和村级纪检委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2020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举办各类培训39期、1100余人次,不断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

健全工作机制,保障权力运行规范透明。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对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实行“一月一调度”,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先后5次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召开全市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观摩推进会,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二是细化权力清单。紧盯“小微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从“三资”管理、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救助救灾等方面厘清村级“小微权力”事项范围和实施主体,以县(区)为单位,统一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按照“一个权力事项、一套工作流程、一张操作图表”要求,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为精准监督提供明确靶向,为规范监督提供依据遵循。三是提升监督实效。探索推进“互联网+”的“线上”监督模式,加强与组织、民政、农业等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村级“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同时充分考虑村(居)实际,用活用好村(居)“三务”公开栏,坚持做好“线下”公开。截至目前,各县区设置线下公开栏211处,积极推广网络监督平台建设,引导群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村(居)务进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提升监督实效。

严肃监督执纪,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一是做实日常监督。推行村(社区)干部“十公开”,对村(社区)干部本人及直系、三代以内旁系亲属、近姻亲享受低保,危房改造及棚改补偿,贫困政策补助及慰问等十项惠民利民政策情况进行公开,并根据政策变化适时调整公开内容。截至目前,全市1360余名村级干部公开信息4400多条,进一步推动了村级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二是用好巡察利剑。把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情况纳入市县巡察内容,实现县区巡察全覆盖。与此同时,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三是严肃执纪问责。聚焦扶贫资金、集体“三资”管理、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始终坚持挺纪在前,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2020年以来,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65件,处理344人,党纪政务处分162人。全市先后对21起26名党员干部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淮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