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莫让“小圈子”滋生“大腐败”

12-03 09:47   安徽纪检监察网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曝光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张令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张令平在工作上违规违纪、滥用职权,大搞权钱交易的腐败圈子,最终身陷囹圄,悔之晚矣。从近些年通报案例来看,张令平案并非个例,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拉帮结派、搞人身依附,抱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与他人结成腐败圈子,制定攻守同盟,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圈子”文化由来已久,且名目繁多。既有兴趣相投、挖空心思的“爱好圈”,亲戚、朋友为主的“亲友圈”,同富人商贾交往密切的“政商圈”,也有结党营私、官官相护的“团体圈”。无论是什么样的圈子,一旦和权利沾染关系,就会沦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被称为“吕梁教父”的山西省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利用职务便利,与煤老板勾肩搭背,形成“煤炭圈”,在项目审批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10.4亿余元,如此疯狂的敛财行为令人瞠目结舌。

以领导干部为中心的“小圈子”,本质上是相互利用,圈内人彼此之间心怀鬼胎、各行其是,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官运”和“钱途”。还有些商人、干部为了能拿到进入圈子的入场券,不惜金钱开路、打感情牌、吹枕头风、纳投名状,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在利益的催化下,一些领导干部被金钱腐蚀了灵魂,让权力蒙蔽了双眼,和围猎者结成共享腐败成果的利益联盟,终是作茧自缚,难逃党纪国法的严惩。

破除“圈子”文化,就要扎紧制度的牢笼,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而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也要对“行贿者”重拳出击,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不断挤压“圈子”文化的寻租空间,真正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强化思想防线、厘清交往界线、坚守原则底线,自觉远离“圈子”文化,坚决抵制腐败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那些搞“小圈子”、动“歪脑筋”的党员干部,要严肃追责问责,加大惩戒力度,切实铲除“圈子文化”的滋生土壤。(宿州市埇桥区纪委监委 刘旻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