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伏岭邵氏:课农训读 榘矱敦睦

©原创   06-27 10:50  

伏岭镇

伏岭镇位于宣城市绩溪县东南部,为古徽州最大的一姓村落。伏岭古村背靠山岭,山岭形似卧佛,群山形似群佛讲经,因而原名佛岭、佛林。

明朝时,伏岭村人口规模、空间格局和文化氛围已成古徽州之最、绩溪县第一,号称“千灶万丁”。现有人口3000余人,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遗存有唐宋古井、宋元石街和明清古建筑约百处。

元代石拱桥:永济桥

位于村南水口的元代石拱桥——永济桥,5孔,长58米,宽4.5米,高7米。元至正十年(1351年)始建,明永乐间修桥上廊亭、桥东茶亭,廊亭为12梁24柱歇山顶飞檐结构。

“四水归明堂”结构的古宅天井伏岭村全景

宋以前,伏岭村有丁、成、周、程、戴、唐等多姓共居,南宋绍兴年间,邵姓始迁于此,后演化成邵氏一姓村落。宗法制度时期,实施分门(总祠下设分祠、派祠)共治,宋元两代分上、下两门,明清迄民国分上、中、下三门。建国初,分石龙、怡敬、西门三村;1959年,分伏上、伏下大队;1991年,分伏上、伏下行政村;2005年,合设伏岭村民委员会。

从明朝中期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邵氏宗族随着清朝的鼎盛而兴旺发达起来。

首先是祠堂兴起,宗族集聚。纹川邵氏宗祠,又名叙伦堂,兴建于明朝万历时期,到清康熙间而后寝加宽,雍正初年,两庑加丽,乾隆丙寅(1746)祠堂祭田倍增。“计其址,则三百步之有奇。规其制,则先之以路门,次之以正门,东西八楹,厅堂五间,后寝则奥如也、巍如也。”(见《纹川祠堂记》)祠堂每年举行清明、冬至两祭,祭祀之后,讲读家训。邵氏宗祠在绩溪县内外切实起到了萃涣散,序昭穆,惠宗亲而隆始祖的作用。

其次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人口和土地是国家的财富。从绩溪县看,雍正元年(1723)摊丁入亩,开始不征收人头税,全县人口猛增。透过高盈尺余的光绪版《华阳邵氏宗谱》,不难证明邵氏宗族顽强的生命力,以南宋初年为起点,中经元明两朝,到嘉庆道光时宗族人口达到顶峰,后因战争、瘟疫、地方病等因素,人口锐减。

第三,宗谱兴修,族规完备。盛世修史,宗族修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二十九年(1764),历时七年,在邵兰、邵云灿、邵振翔、邵玉琳、邵凤雍等三十人的带领下,举全族之力,终于编修完成承上启下、贯通古今的《华阳邵氏宗谱》,共十八卷六册,分谱序、谱记、谱说、谱例、姓原、郡望、诰敕、图传、家训、谱诫、谱跋和领谱人名字号,“一部之纲目,尽诸此然。”

有一首称颂邵氏家风的诗歌,是历史上少见的“八言诗”体,云“慥慥君子遁迹隐川,课农训读家声以传;徽堪启后严可承前,绵绵瓜瓞亿万斯年。”伏岭邵氏的家风核心是“课农训读”,“课农”就是学习农艺、督促农事,“训”就是训诫培训、教导教诲,“读”就是读经书、学数术。

千年的村史,孕育出独特的伏岭文化,诞生了徽剧,传承了徽菜,产生了众多有历史贡献的人才,传承了全国罕见的民间祭天祀礼和舞“犭回”民俗活动。

“徽剧童子班”演绎“犭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