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许村许氏:锦里人称许,诗书自一村

10-22 14:54   安徽纪检监察网  



俯瞰许村

许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西北21公里处,整个村落依昉、升两溪而建,总长十里,“皆许氏居焉”,故有“许村十里许”的美誉。许村山川灵秀,烟村十里,甲第联翩。明代的“许村十二景诗”之《幽窗夜读》首联即是:“锦里人称许,诗书自一村”,它不仅点明许村外在的风光与内在的特质,还巧妙地将“许村”二字嵌入其间。

许村汉代称为“富资里”。南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新安太守任昉行春至此,爱富资山水,后村更名为“昉溪”。唐大中九年(855年),歙州刺史卢潘为避任昉的名讳,将昉溪更名为“任公村”。唐末,许姓迁居于此,许氏日盛,更名“许村”。

许村山多地少。为了生存,许氏除了科举入仕之外,只能从事商贸。诚如王振忠教授所言:“我们都不能不佩服几个世纪以前从僻野山乡走出的许村人勇闯世界的气魄与胆略。”到南宋时期,许村已经出现了富甲郡县的商人许克复、许著和许宏甫。许克复捐资助边,钦赐“大宅世家”。从明嘉靖到清道光,作为徽商一分子的许村商人,也曾有过三百年的辉煌历史,从盐、茶、木、质到米、布、酱、染皆有涉足。即便是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打击,许村人依然走出山村,重返商业舞台。



许村水口国宝群

“徽州六邑,而称富庶,歙为最。歙之名乡,虑数十,昉溪为最”。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许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他们把在外获得的商业利润反哺许村,在许村办书院,建园圃,筑楼亭,造桥梁,修庙宇,宅第栉比鳞次。现在村中的许多文物遗存都是当年的经典之作。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含15处单体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许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要好儿孙必读书”,许氏的族规家训都强调教育。绍兴十八年(1148年)的《许氏宗谱条规》中就有这样一条:“本族子孙,或富或贫,务在教读诗书”。由宋及清,许氏家族共诞生了25位进士,20位举人。时至民国又诞生了“一门五博士”,如今又有“一村五院士”之称。文风之盛,“族冠新安”。



许村祠堂—邦宪第(孝)

“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少造一冤一枉乃为官正道”。这是明洪武年间汀州太守许伯升的为官箴言。后作为族训悬于大邦伯祠内,以诫子孙。许氏秉承“诗书传家”之风尚,崇尚节义,清廉自守。



许村祠堂—大邦伯祠(忠)

除了许伯升以外,明代还有整贪肃纪的许仕达,历官清苦的许伯和。清乾隆时期,许伯升的后裔许文深赴海南任县丞,其父许静夫作《示儿诗》一首,告诉其为官之道。民国时期有为抗战事业而毁家纾难的许本震,有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风云儿女许幸之(电影《风云儿女》的导演,国歌即是此片的主题曲)。建国后,还有反对学术腐败的院士许根俊,以及创设四个基金会来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许氏家风源远流长。

许氏家族,诗书传家,尊师重教。民国时期,许家泽“一门五博士;建国后又诞生了“一村四院士”。一个徽州的小村落,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居然培养出这样一批人才,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