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物

10-22 15:26   安徽纪检监察网  

一代廉吏许伯升

许伯升(1332年—1383年),名启,字伯升,别号讷庵。“自少好学,潜心经史,始志举业”,因目睹“元政不纲,改功韬略,习射义”。至正壬辰(1351年),“冠犯歙境,公率众御之,捍卫其乡”,终保一县平安。洪武十三年(1380年),任福建汀州知府。汀州人“刚愎好斗,盗冠出没,古称‘难治’”。许伯升下车伊始,率先劝课农桑,减免赋税。他冒险前往大北山洞,规劝原先为避战乱和赋税而占山为匪的一百余户回家发展生产,使之安居乐业。其次推行教育,将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学风在汀州推广。他自己还常到学宫给博士弟子授课,士民感奋。第三讲论人伦,息讼止争。元末的动荡,遗留下了许多官司。许伯升“引譬剖析,率耻且格,期年讼简”。原尚不安宁的汀州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第四肃边靖海,他曾一次活捉倭寇300多人,令倭寇闻风丧胆,四境由此安宁。许伯升廉洁奉公,身先士卒,推行仁政。任职才三年,许伯升就办了四件大事,令朝廷更加器重。“方拟超擢,天不愁遗,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年)九月初六日午时,以勤劳卒于官”,年52岁。“汀人悲号如丧考妣,立祠肖像,岁时祀焉”。“柩归,汀人攀挽送百里余”,称许伯升为“清天知府”。至今“多索一分一厘是祸国殃民,少造一冤一枉乃为官正道”楹联尚挂在汀州庙内。村中仍存赐建的“五马坊”。

反贪整纪许仕达

许仕达(1418年-1464年),明正统辛酉(1441年)乡举,乙丑(1445年)进士,任淳安县,擢御史,历任福建左参政、山东、贵州左、右布政使。

明代曾出现总兵、巡抚、镇守中官“三堂”并立的局面,镇守中官在内地和边镇事务中,居重要地位。许仕达巡按福建期间,发现镇守中官廖秀贪赃枉法,遂将之弹劾下狱。廖秀并不甘心,反咬许仕达一口,让镇守侍郎薛希琏等人去搜罗他的罪状并上书皇帝。这时,恰好许仕达也正上书弹劾薛希琏的贪纵。于是,明英宗派曹凯和御史王豪前往福建核实。当地百姓听说许仕达反贪整纪反受诬告,“耆老数千人乞留仕达”。给事中林聪是福建人,也站出来为许仕达鸣不平。明英宗顺从民意,仍命许仕达留任,并斥责了薛希琏。

许仕达整风肃纪,雷厉风行。他发现漳州知府马嗣宗的罪行后,直接将他逮捕送往京师。大理寺弹劾许仕达擅自抓捕高官,有违法度。奏本呈至皇帝处,明英宗以逮捕贪赃枉法的官吏而不予追究。

许仕达在福建任职期满,福建的耆老到京师上书,请求留任。不久,明英宗任命他为福建左参政。后卒于贵州任上,年46岁。灵柩运回许村,停棺于水口庵。皇帝下诏赐建“豸绣坊”(豸绣,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即“大方伯坊”(毁于“文革”),并永久免去水口庵停棺地的赋税。时至今日,许村人还称那块地为“免征地”。

历官清苦许伯和

许琯,字伯和。嘉靖癸未(1523年)进士,除辉县令。许琯持官清正,任辉县令期间,他将当地的豪强劣绅置之以法,一时境内风气肃然。调任临海县时,遭遇到大灾。打开仓赈粮,广设粥厂,“多方振辑,全活甚众”。后擢升南京户部主事,专管淮税。迁户部郎中,历湖广参政。

在任湖北道右参政期间,发生了镇筸、铜平等处的苗民叛乱。龙远、龙升、龙亚仔等人率领一千多苗民,“大肆猖獗,攻打寨堡,烧毁庐舍,杀掳人民,抢夺牛马,地方被害,不胜其惨”。许琯上书认为,征讨叛苗的时机应当在秋七月,此时“则彼禾黍在野,不得收获”,以断叛苗的粮草。七月之前的三四个月,这里“阴雨连绵,草木蒙密,山峦霾雾之多,草木薰蒸之久。汤摩酝酿,积成瘴疠之毒。我师当之,鲜不成病”。另外还要“多用向导,广行间谍”,并“以抚安为言笼络”。到了七月,我兵大加剿杀之余,如果仍有残兵躲守于深山之中,但只要到了隆冬之时,“陷之深山穷谷之中,既无食以充口,又无衣以御寒。我兵虽不待战而醜苗已决”。平叛后,他又为苗民争取减免赋税,以安抚地方百姓。

许琯晚年回乡创办书院,推广教育。因其仿陶渊明,在书院手植五棵白果树,故称“白果书院”。许琯历官清苦,没有留下什么财物。他去世后,其妻程氏的晚年甚至出现“饔飱不继”(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今村中仍留有表彰其功勋的“薇省坊”。

毁家纾难许本震

许本震(1896年-1967年),字恪士,留学德国,获耶纳大学哲学博士,历任中大实验学校主任、公民教育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台湾省教育厅厅长等职。许恪士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热爱之心。抗日军兴,敌寇挟其优势武力,全面入侵,京沪告急,鉴于江阴要塞之重要,慨然倾其家族拥有盐船数十艘,悉予凿沉江底,以阻止日寇海军之前进。船上财物则嘱船员任意自取,另谋生计,但绝不可以资敌用。于是百万家财,顿沉江底,由富有而一无所有矣。其强烈爱国之情操与毁家纾难之精神有如斯者。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经常主持重庆附近各大学之学术演讲,目的在于鼓舞民心士气,唤醒民族灵魂,以对抗日寇之侵略。尔后影响所及,全国各学校十万青年同仇敌忾,投笔从戎,终于加速胜利之来临。

1947年五月,台湾省政府成立,恪士奉派为教育厅长,而于国语教育(台湾于今通行国语,恪士功不可没)、历史教育、人格教育等特别加强实施。1949年夏,因病恳辞教育厅长。卸职之日,即时交出座车,当日迁出官舍,安步当车,移居陋室。在台原无片瓦半椽,而此一陋室,尚系由友人暂借者也。其操守廉介、严公私之别如此。

1927年,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在许村创办了第一所现代小学——仪耘小学,自己亲任校长。省督学吴亮夫在视察该校后,称“一切设备悉系新制,亦能采取新式教法,实地实验。在徽州万山之中,诚难能而可贵矣”。省教育厅长程无化书赠“急公好义”匾额一块。其校训“学做好人”一直沿用至今。

陈绳德撰写的《许恪士传》对他的评价是:“前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厅长许恪士,志行廉介,学识淹通。清风懋绩,德业常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