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汪华 :忠君爱国 勤政安民

©原创   08-23 17:06  

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隶属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8万。绩溪因水而得名,据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绩溪风光秀丽,历史久远,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极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和谐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乡。

绩溪文化积淀厚重,拥有丰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耀若群星,遍布徽岭南北。据统计,境内现有文化遗存三百余处,其中祠堂一百三十余幢,徽派古民居、古道、亭庙、古水口、古桥随处可见,共有国保、省保、县保文物53处。有“木雕艺术殿堂”美誉的龙川胡氏宗祠,早在199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内极富盛名的隔扇门裙板木雕荷花图,寓意“和谐”、“和美”、“和顺”、“和鸣”,处处体现出以“和”为贵的传统儒家思想,是徽文化思想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和谐之源。

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胡开文墨庄所制“地球墨”,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由绩溪民间乡土菜肴演变形成的徽菜,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原生态的徽剧徽调和极具乡土文化气息的“赛琼碗”、秋千台阁等徽风民俗,历史悠久,自然淳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绩溪汪氏家训概况

汪华(公元586年-649年),绩溪县登源汪村人,汪氏四十四世孙,唐代名臣,出生官宦世家,从小习武,且有王者气度,成人后以勇侠闻名乡里,史称吴王、越国公、汪王、汪公大帝。越国公汪华是古徽州的开拓者、奠基者,是古徽州的人文初祖。

汪华故里登源汪村,位于登源河畔东岸,距县城 5 公里,是汪氏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汪村始建于南朝宋武帝年间 (公元420年-422年), 初居为姚氏、舒氏两姓。南朝齐国时期,汪氏四十世祖齐军司马汪叔举定居后称汪村,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宋朝淳佑年间 (公元1241年-1252年),王姓自周坑迁入,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周坑与前同宗王姓又有一支迁至汪村庙头。清同治五年 (公元1866年)特大水灾,水毁庙头, 庙头王姓并入汪村,现为汪、王两姓合居,总人口七百余人,两姓各半。

村落群山环拱,登水潆迴,形如盘状,且因临水,古名盘川。村中房屋多为徽派古民居,现存不少徽商豪宅。村分上下两部分,上村花岗岩条石铺路,村中上街头有古祠堂 “五教堂”一座,还有粮坊、糟坊、杂货等商店。下村有 “天叙堂”、“画堂”、“敦义堂”、“敬爱堂”等汪氏宗祠,老屋,字形村街,青石板路面。村北临登源河有古码头,俗称石坎,码头下侧河中有“石印潭”,潭边巨石壁垒,岩树映水。村西有突起的土墩, 称“胞衣坪”, 相传是汪华胞衣 (胎盘) 埋葬之地。东村南川(又称南观) 自然村属汪村,汪姓居住,徽派古民居颇具特色,村西南隔河相望的汪公庙,是为祭祀汪氏显祖、古徽州一代伟人越国公汪华所建。

汪王大庙位于绩溪县登源汪村,于宋代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正式钦定建庙,太平兴国五年始建,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该庙宏伟无比,有“小金銮殿”之喻,又称“汪王故城”。该村也以庙得名,俗称“大庙汪村”。由于越国公在徽州一带名望极高,加上后裔人丁兴旺,有“天下汪氏出徽州,徽州汪氏出登源”、“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局面。

汪王大庙内纵横的许多大梁,梁底都分别写了江南邻近各处地方官,如:巡抚、知府、知州、知县、布政司等及“重建”字样。正中那根特大横梁上,则写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使、提督浙江、福建等处军务胡宗宪鼎建”。从这一角度来看,大庙的建造完全是由各省地方官的趋炎附势、锦上添花和一些豪门大户的捐献赞助而成的。大庙原有三进,头、二进毁于同治五年大水,有一口千斤大钟亦为洪水所吞噬。大庙水毁之后,前向没有正门,仅于东向辟一边门,额书“敕赐”二字。龛座两楹,各蟠一昂首翘尾、左右相对、栩栩如生的雕龙。还有一副对联:

上联:应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

下联:膺藩封,歆庙祀,忠昭唐代,千百载正气犹存。

绩溪汪氏自得姓以来,已近三千年历史,汪氏家训起源于唐贞观年间,经历代汪氏贤能几经修改,于明万历年间整理修正汪氏家训三十六条,文字并不浩繁,义理并不艰深,强调忠心爱国,读圣贤书,睦邻里等为人之道。汪氏后代人才辈出,群英荟萃,或为朝廷重臣、或为统兵大将、或为文坛精英,有传道授业者,有商贾济世者,有耕读传家者,在绩溪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