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当干部就要有担当

01-02 16:08  

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为官避事平生耻。”敢于担当、勇于尽责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新时代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作为党员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在其位、谋其政,不怕事、不避难,用实干和担当创造不负党和人民的业绩。

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勇气。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摆在前进道路上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风险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严峻,必须充分认清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决不能有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思想,更不能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行为,切实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政绩观是对干部担当品质的直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就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好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公与私、“显”与“潜”、实与虚的关系,不做表面文章,不使花拳绣腿,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寅吃卯粮的“负债工程”,从思想根源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担当智慧。担当既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和智慧。现实中,有的干部在困难和矛盾面前,怕出现失误、怕媒体炒作、怕触及利益、怕丢选票、怕得罪人,不敢担当;有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矛盾往上交、责任往外推、板子往下打,不愿担当;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不会担当。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敢担当、真干事的胆识和自觉,还要能够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在实现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沉淀善担当、会干事的智慧和本领。

当干部就要有担当。要把干事创业作为为官从政的“必修课”,用担当诠释忠诚,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在苦干实干中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须知,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张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