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隐龙方氏: 敦伦慎行 志存高远 家国天下

06-17 16:01  

隐龙,又名龙山,位于宣城市旌德县版书镇。隐龙村风景秀丽,英才辈出,方姓世居大村。编写明史的施闰章曾七次到隐龙揽胜探幽,写下《隐龙山记》(嘉庆旌德县志),把隐龙称作“小桃源”,吟咏隐龙的诗作,把隐龙和黄山联系类比。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永丰《方氏宗谱》序有记载:“博士德公,以居地让置县治。邑令高叔夏谓此地先有方人生,而让者讳德,因以旌德名之。”因旌德“自唐宝应元年始立县,而让宅为县治者,即博士方德公。其后人因退居隐龙,子姓蕃衍,人物奋兴,甲于一邑”。如此德高望重、让家为国的祖先,是隐龙方氏的骄傲,隐龙方氏把方德奉为始祖。

方氏家族的骄傲,从隐龙方氏宗祠上的两副楹联,可以窥见一斑。宗祠大门联:“三十世科名甲第,五百年文献人家”。叙伦堂联:“为国让家旌德繇来称地主,蒸云作雾隐龙自此跃天门”。

方氏千百年来瓜瓞绵延、历久不衰的秘诀,在于儿孙恪守了祖辈的家训。隐龙方氏家规,涵盖为人处世各个方面,要求不仅严厉,而且规则具体、内容详细。隐龙方氏家规总共从十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从父母、附伯叔兄弟、兄弟、夫妇、子孙、宗族、嫁娶、读书、仕宦、衣服、饮食、田宅、俾仆、殡葬、祭祀、族长等,每一条下均有详尽的说明和列举,以利众人易懂奉行。旌德方氏家训涵盖广泛,从读书仕宦到婚姻嫁娶,字字珠玑,为方氏子孙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准则,显然也是方氏一族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隐龙湖,县志称“毓秀湖”,始建于明朝末年,是由当地方氏族人为蓄水灌溉农田而建的万方大塘,虽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至今还留下了很多文人骚客的踪迹。

隐龙村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方氏族谱》。古往今来,出了不少方氏文官武将,“唐宝应二年(763年),有国子监博士方德‘让宅为县治’;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有方元荡‘以军功封郡王’。元荡孙方从俭‘通《春秋》,晓兵法。咸通五年荐,授朝散大夫,知金华东阳令,转高安令,有美政,赐绯鱼袋’。”

说到隐龙的历史文化,本村文人作家方本耕所著的《采薇集》尽数收录。其中,隐龙的《打棍求雨》作为民俗文化的代表作,在近年来的文化艺术活动中频频展现。

相传在明末,当地久旱不雨。当地两个放牛娃因草木枯萎,牛无粮草,就砍了两根柏树当棍子边跳边打,祈神降雨。在棍子的打击声中,大雨倾盆而下,缓解了旱情,喜获丰收。此后每逢旱情严重,当地百姓就敲锣打鼓,打棍求雨。

隐龙村代代相传的“打棍求雨”

隐龙村村民依据天然的好山好水,大面积种植菊花,创业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