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史今读】仁宗朝上的“包弹”

06-29 16:24   安徽纪检监察网  

在北宋仁宗朝堂内外曾出现了这样一个称呼—“包弹”,弹,指弹劾之意,这是大家给包拯的绰号。包拯担任过监察御史、知谏院谏官,宋代的谏官有着弹劾百官的权利,但包拯的弹劾和其他谏官有着不同之处,不仅有理有据,公正无私,且十分执着,有时为了一个人、一件事反复向皇帝递札子上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他传世的《包孝肃公奏议集》中有55篇指责了当朝人物,被指名道姓的官员高达64人。他仗义执言、直言不讳,曾经“两弹宰相宋庠”、“六弹国丈张尧佐”、“七弹封疆大吏王逵”,宋史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两弹宰相宋庠

宋庠为相七年,一直毫无建树,包拯认为宰相是执政大臣,与国家同为一体,不能像官位低的普通官员那样,一定要触犯刑法才算有罪过,国之重臣,无所作为就是大过,理应罢免,包公的篇篇札子言辞凿凿,指责宋庠“窃位素餐,安处洋洋,以为得策”,包拯还列举了前朝一些人物和事件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终,宋庠在包拯的二次弹劾下被罢相,降级出任河南府知府。

六弹国丈张尧佐

张尧佐是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养父,此人以国丈自居,“本凡庸之人”,却凭借裙带关系历任要职,依势贪赃枉法,包拯在这样的皇亲国戚面前也毫不畏惧,曾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六次上书弹劾他“不可专任”而“久居是职”,以免“失天下之望,误天下之事”。由于情绪激动,在其中的一次弹劾过程中,包拯言词激烈,竟将唾沫星子都溅到了皇帝的脸上,以致“唾溅帝面”。最后终于使仁宗皇帝收回成命,罢免张尧佐两项要职。史称包拯“举剌不避乎权贵,犯颜不畏乎逆鳞”。

七弹封疆大吏王逵

王逵曾先后任荆湖南路、江南西路转运使等职,为官期间“行事任性,不顾条制,苛政暴敛,殊无畏惮”。但因为他与当朝宰相等人关系密切,尤其每年因搜刮百姓而上贡的粮款较多,虽多次被大臣们弹劾,却总是能够在罢官后不久,又被任命为新一路的转运使,成为官场的不倒翁,先后当上四任的转运使。包公任监察御史后,一连向仁宗上了七道奏章,历数王逵条条罪状,反对贪残暴虐为特征的酷吏,包拯认为这种酷吏在一州,则害一州之民;在一路,则害一路之民。由于包拯连章弹劾不止,朝野深为震动,最终罢免了王逵的转运使职务。

包拯一生弹劾数十人,他自己也曾被弹劾,嘉祐四年(公元1059)三月,包拯一连弹劾掉两位三司使,轰动朝野。一位是张方平,另一位是宋祁。张方平,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直至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精明强干,曾被人称为“天下奇才”,但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从中获利。包拯上章弹劾他“无廉耻,不可处大位。”朝廷罢免了张方平的三司使,贬知池州。接着,任命宋祁为三司使,宋祁是宰相宋庠的弟弟,包拯弹劾他“宴饮过度”,不宜任主管全国财政工作的三司使。包拯连连弹掉张方平、宋祁两任三司使,结果仁宗皇帝却让包拯来担任三司使,为此,欧阳修上书批评包拯有“蹊天夺牛”之嫌,但他同时也为包拯开脱,说他不懂人情世故,“素少有学问”而犯了大忌,并赞誉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包弹”一词是从包拯在世时就流传下来了,他弹劾的不仅仅有官吏,更有皇亲国戚,所以连仁宗皇帝对他也有几分畏惧,为此,人们若发现官吏“有缺(恶行)者,必曰:‘有包弹’。‘包弹’之语遂布天下”。后来,“包弹”一语又有了新的延伸,人们议论官吏之时,对清官廉吏誉之为“没包弹”,而对贪官恶吏,则斥之为“有包弹”。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尤其是在包拯的家乡合肥,在百姓的俗语中我们仍然还可以听到,表扬一个人好,就用“没包弹”,而“有包弹”则说的是一个人不好。仁宗朝上的“包弹”可谓是名垂青史,古今传颂。(卢萍)

相关阅读